時間:2017年06月03日週六1030-1300
地點:Café Marché
訪問對象:Ulrica HUANG、Ya-Chu HSIEH
訪問者:
I. 訪談問題
1. 請問您在就讀本校之前,您的學歷背景、工作經驗為何呢?
Ulrica:我去之前是就讀中山大學的傳播管理碩士第三年,為了交換而延畢。
Ya-Chu:我是政治大學的財政系第五年,一樣也是為了交換而延畢。
2. 請問您當初為什麼想參加交換學生計劃呢?為何選擇去法國與選擇TBS呢?貴校申請交換生的標準為何?是否非常競爭呢?
Ulrica:當時因為中山大學的托福要求70分,最後剛好選上了TBS。
Ya-Chu:我當時會選擇法國是因為本身對旅遊很有興趣,剛好法國又是全球最多旅遊人次的國家,旅遊業非常發達,因此首選就是法國。而政大本身有非常多法國姊妹校,會選擇TBS是因為想要去暖一點的地方,所以沒考慮去北法。
3. 開課之前,您有曾經做什麼行前準備?語言學習(法文、英文或其他語言)或商科科目相關準備?
Ulrica:因為最後在學校嚴格篩選下,選到了TBS。出國前先去南部補習班學基礎法語,因為比較便宜。在碩士課程中本身就有基礎管理的知識,所以這方面不是太大問題。
Ya-Chu:選到TBS之後,先去某間補習班學了三個月的法語。大學時代也是有基礎管理知識,所以沒有其他大問題。
4. 您當時就讀本校的什麼課程呢?是位於TBS哪個校區?什麼時候在本校就讀(西元幾年)?
Ulrica:當時中山大學與TBS簽訂的交換計劃是直接參加TBS的Toulouse校區之Master in Management碩二課程,就讀時間是2014.09-2015.01。
Ya-Chu:當時政治大學與TBS簽訂的交換計劃是直接參加TBS的Toulouse校區之Master in Management碩一課程,就讀時間是2014.09-2015.01。
5. 課程設計上面有沒有什麼優、缺點或非常讓您印象深刻的部分?如學生與師資背景、教學環境、學習資源、課程安排、實習等等。
Ulrica:雖然我只是交換學生,但我卻深深體會到台灣與法國碩士課程的不同。台灣的教授在我一入學碩士課程時就跟我說:『學校不是教授職場工作能力的地方,而是偏學術深造的學習。』明顯顯示台灣教育產業重視學術研究,而非產業經驗。然而我在法國體驗到的卻是非常不同,即使是碩士課程,我可以深深感受到『產學結合』的重要性。甚至我認識的很多法國人本身都已經有兩到三個實習的經驗,對於自己未來要去哪裡工作、做什麼工作都有清楚的規劃,而我們什麼經驗都沒有。學校常常會寄信給我們關於一些實習或工作機會、校友分享演講等。而教授本身也都是有產業工作經驗,藉由業餘時間來學校兼課,例如有來自PMG、LU、網路行銷公司等的高階經理人被聘請來學校上課,直接將業界的第一手經驗分享給我們。
碩二的課程在我入學前就已經排好,沒有其他選擇。上課的方式是例如食品管理,可能週一上課八小時後,這堂就結束;又有些課程時數比較重,可能需要上兩天才能結束;甚至有些課程需要週六來上課。
課程中的分組報告有時候也會有文化與國籍上的衝突。例如之前和德國人分到同一組,德國人就主導了整個小組,分配每位同學各負責一部分。
不過我覺得很驚訝的是,大部分同學的程度都非常好,英文程度也很高,相較之下我覺得我自己就不足他們。上課時法國學生也特別認真。
Ya-Chu:雖然我上的課程是碩一,然而我依然常常收到學校的信關於實習或工作機會、校友分享演講等。課程中的教授也常常是來自於業界。我當時修的課程不多,因為政大的學分都修完了。不過才幾堂課,我卻深深感受到台法學制與產業結合的不同。例如社會企業責任,學校直接聘請業界的教授來授課;又如我也有選國際貿易,這堂課我覺得是這半年中最棒的課程,因為我本身比較沒有國際貿易的經驗,因此覺得非常受用,同時又藉由各種分組報告與產業分享,讓我覺得課程非常實務。
碩一的課程,學校讓我們在開學前可以選擇自己想上的課程。不過我們都是要前一個禮拜才會知道下一個禮拜的課表。有些課程是這禮拜可能要上三次,突然兩三個禮拜又沒有上,然後又突然有一堂課跑出來。這點是滿特別的。
碩一的課程必修法語,不過課程的進度飛快。
小組報告方面,有時候會有國籍的衝突。例如之前和法國人分到同一組,我很急著想把報告做好,法國人就比較慢慢來。直到期末報告前一週才分配大家負責各個部分,不過很厲害的是和法國人同組,最後分組報告還是做得有模有樣。
6. 當初是否有打算結束後修讀碩士或工作的打算呢?
Ulrica:當時畢業就只打算先回台灣工作。
Ya-Chu:畢業後也打算回台灣工作,不過我有一點點後悔,因為其實如果我可以把法語學好,在當地深造的話,也許可以開創不同工作的可能性。
7. 在本校交換學生的經驗對於您畢業後有什麼影響或幫助呢?
Ulrica:我覺得態度這方面影響非常大。在台灣,我們常常告訴大家要想好在回答,但在課堂上常常發現很多人都能夠發表意見,即使可能不是正確答案,卻可以有話直說。這樣的影響也讓我現在在工作上能夠勇於多多發表意見。
Ya-Chu:我覺得間接上面有幫助,例如法國的價值觀、態度與做事方式和台灣完全不同。還有法國人的世界觀和我們非常不同。就像我前面說的,他們本身就有好幾個實習經驗,又對於自己未來要做什麼工作都有很清楚地規劃,他們也不會限制自己的未來只能在法國發展,而是把機會放眼全世界,例如歐盟其他國家,甚至亞洲等。
8. 您目前從事的工作是什麼?與在本校就讀時有相關嗎?
Ulrica:我目前從事的是行銷公司的行銷企劃,目的是協助其他企業規劃行銷,例如要怎麼經營社群媒體、要如何曝光等。雖然和我碩士時代就讀的相關,但工作環境卻非常辛苦,即使下班後還常常需要帶著電腦到處跑,抑或者是下班回家之後還是要上網蒐集資料找靈感等。
Ya-Chu:我目前是在一間求職評論網工作,擔任行銷與產品,例如網站設計與擺放等等。與一般人力銀行不同的是,我們希望能夠將員工或其他外部的企業評論放到網站上去,提供求職者更多元的視野,也能夠確保就職時的工作與自己期待相符,而不會造成找到工作時發現自己並不喜歡企業的文化,抑或者是根本工作內容和自己想要的不同。在中國或歐美都有非常多這種求職評論網,然而台灣的資訊非常封閉,只有傳統的人力銀行。
9. 在法國留學生活中,自己最大的收獲是什麼?到法國生活上有什麼困難或挑戰嗎?
Ulrica:在去法國之前,學校有給我們一個List來找宿舍,而我直接回信告知學校我的需求,請他們幫我安排好宿舍。最後找到在市中心的一間宿舍,一個月410€全包。而申請LCL銀行開戶是最麻煩的事情,需要很冗長的時間才能開始使用帳戶。電話卡部分,有從中國同學那邊聽到可以辦B&U,一個月才19,99€卻品質又好。
另外我在當時除了法國外,還有去英國、瑞士、德國、義大利、捷克與西班牙玩。
Ya-Chu:找宿舍算是比較麻煩的事情。我當時住在市郊的地方,而且房租一個月要價500€。
另外,我法國人在工作態度上面和台灣不同,除了高薪低ㄍㄨ時的環境外,他們的服務態度也和亞洲大不同,不會像我們畢恭畢敬服務。
另外我當時除了在法國外,還有去西班牙、義大利、瑞士、德國。我去的國家比較少,沒有像其他同學跑很多國家,但我覺得在法國國內就有很多值得玩的地方。
10.中國人與您在生活上有什麼互動呢?
老實說,在來法國前,我們在台灣能搜尋到的資料非常有限。反而是中國那邊有非常多資料與社團能夠讓我們預先有些概念。而到了當地之後,其實中國人是非常友善且上進的,他們對待我們就彷彿我們是同個國家的人,也非常願意幫我們,提供很多資訊給我們參考。
我們遇到的中國人除了有交換生外,也有一些是本身就在當地就讀正式碩士課程的中國同學。有些中國同學的生活作息比較保守,不會參加很多活動,只要下課就回家休息,而這些中國同學畢業後也比較傾向回中國工作;另外也有些中國同學非常開放,與當地學生密切互動,也有和我們有些互動,甚至提供不同的視野看世界,讓我們看見不同文化的想法。
11.您有什麼話想鼓勵未來的學弟妹嗎?
l 建議大家要去法國前可以先學一些基礎法語,對於未來生活上會很有幫助。
l 建議大家如果可以的話,盡量能試著在當地找工作留下來。因為法國的工作環境比台灣好很多,只要可以克服生活或語言的問題,相信在當地都能夠如魚得水。
l 保持開放的心態,多多參加活動。畢竟我們都大老遠來到法國,應該是用開放的心態擁抱法國,而不是到了法國過台灣的生活,這樣就很可惜。
l 能夠在一個學校裡,認識到世界各國不同的文化很值得珍惜。不只法國文化,我們還遇到了中國人、印度人、中南美洲人、德國人等,不同國家的文化與價值,同時也能讓我們用不同文化的角度思考事情。可能我們以往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事,在不同國家或文化中卻是截然不同的事情。
留言列表